我还记得我第一次采访基辛格博士,那时我还在美国留学,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,特别没有经验。后来在中美建交30周年时,我再次采访了基辛格博士。虽然只有半小时,我们的团队把所有有关的资料都搜集了,从他在哈佛当教授时的论文、演讲,到他的传记,有这么厚厚的一摞,还有7本书,我硬着头皮都看完了。虽然采访只有27分钟,但非常有效。真是准备了一桶水,最后只用了一滴。但是你这些知识的储备,都能使你在现场把握住问题的走向。我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,但是一个还算勤奋的人。
作为记者和访谈节目的主持人,在镜头面前也好,在与人交流时也好,你的一举一动、你的眼神都在建立一个气场。一次采访马来西亚巴达维总理,在谈完了许多政治方面的话题之后,就想让他自己把个人情感方面问题谈出来。所以我就精心设计了一个提问,结果他就讲起刚刚过世的妻子,一直讲了10分钟。采访结束后,他的新闻秘书就说,你们中国记者真有本事,因为我们的总理在公共场合从来不谈个人生活。我估计是我的气场把他罩住了。
对于我来说,我已经做电视做了17年,中间也经历了许多挫折。比如2000年在香港创办阳光卫视,确实经历了许多商业上的挫折。这让我很苦恼,因为从小到大,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:只要你足够努力,你就会成功。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。如果一开始,你的策略,你的定位有偏差的话,你无论怎样努力也是不能成功的。
后来一个老师讲到一个商人和一个士兵的区别。听完,我就心中有数了———我自己不是做商人的料。虽然可以很勤奋地去做,但从骨子里,这不是我的优势。在我职业生涯的前15年,我都是一直在做加法,做了主持人,我就要求导演:是不是我可以自己来写台词。写了台词,就问导演:可不可以我自己做一次编辑?做完编辑,就问主任:可不可以让我做一次制片人?做了制片人,就想:我能不能同时负责几个节目。负责了几个节目后,就想能不能办个频道?人生中一直在做加法,加到阳光卫视,我知道了,人生中,你的优势可能只有一项或两项。
在做完一系列的加法后,我想该开始做减法了。今天我想把自己定位于:一个懂得市场规律的文化人,一个懂得和世界交流的文化人。在做好主持人工作的同时,希望能够从事更多的社会公益方面的活动。所以人可能在失败中更能认识自己的比较优势。当然我也希望大家付出的代价不要太大,就能了解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缺陷所在。
你可以不成功,但是不能不成长。
每个人都在成长,这种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。而且成长是无止境的,生活中很多东西是难以把握的,但是成长是可以把握的。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,却没人能阻止你的成长。换句话说,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,但是不能不成长。(内容源自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