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中国股市备受关注,其中的“豪迈科技”稳中有涨,更加难得的是别人跌,“豪迈”还涨,总市值已200多亿元。
53岁的张恭运,对此表示淡定,身为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豪迈集团”)董事长,张恭运一身蓝色工装,穿梭在厂房车间,你很难将他与普通工人区分开。
在装备制造领域,世界上隐形冠军不少,总部在中国的则不多。豪迈凭啥可以?凭啥让高密人感到“豪迈”?张恭运说,那就要从20年前的一个抉择说起了。
张恭运的第一个抉择,在1995年。那一年,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在日内瓦成立;那一年,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,通过了事关“‘九五’计划”和“2010年远景目标”的建议。世界和国家,都在谋划未来。
33岁,年纪轻轻,已是高密锻压机床厂副总经理的他,也在谋划人生。他作出了只有一个人不反对的决定:下海。那个支持他的人,是妻子。和三名伙伴凑了4万元,在高密市呼家庄镇一家破产乡镇企业的机修车间,甩开膀子创业。
6亩地,500平方米厂房,十几台老机床,32名民工,总资产108万元,负债率96%,干啥呢,没头绪。第一年亏了30多万。后来,摩托车配件、洗衣机配件、榨油机、鞋底模具,啥都干过,“得先活着”。
第二次抉择,发生在1997年。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个7月,凭一个构思,公司签下第一台轮胎模具专用电火花机床的合同,还有10万元定金。那时,中国很多机床制造都是手工操作,全凭熟练工一双手,非常麻烦又不精准,而数控机床则不然,能自动化操作。5个月后,我国第一台数控的轮胎模具专用电火花机床在豪迈研发成功,并很快占领市场。
谁解决了时代难题,时代就给他福利。很快,豪迈开始生产轮胎模具专用数控刻字机、数控车床、铣花机、喷砂机等一系列专用装备,既赚了钱,也改善了国内轮胎模具行业的装备现状。
产业越做越大,然而2003年,张恭运带着公司做了一个新的抉择:很赚钱的专用设备不卖了,转行做模具。这是他的第三次抉择,而且是主动的。
一敢“革命”,二要创新
张恭运分析,机床等专用设备,常年用不坏,卖完一家市场就少一家,而轮胎模具是耗材,市场空间很大。
转型总是难的,没技术,没产品,光有厂房和一颗诚心,别人很难信你。直到上海双钱轮胎厂给了一个意向单子。
当时,双钱生产的轮胎出了一点问题,而它的模具供应商称,模具没问题,是硫化机的问题。豪迈对双钱说,给我一个机会,模具我先做,不好不要钱。第一副模具出来了,生产的轮胎,出奇完美。自此,一炮打响。
同在2003年,淘宝网诞生,神舟五号升空。豪迈和很多公司甚至整个国家一样,都开始了崭新事业。对豪迈来说,更难的是,自己革命,以前赚钱的事不做了,转而投入一个新领域。
张恭运说,刚开始确实缺技术缺人才,但豪迈不缺眼光,不缺勇气,不缺学习能力。1997年时,公司没有制图员,就让初中毕业的王钦峰来摸索,一路下来,他的创新成果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,而今,他是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劳模。
在会议室的白板上,张恭运左边写个“改善”,右边写个“创新”,然后中间画个等号。他说,创新并不难,改善就是创新,只要进步一点点,就值得鼓励。
在豪迈,无论在成本、效率、质量、劳动强度、安全乃至管理等方面,只要有改善,就是创新。不分学历和工种,只要有创意就行,一旦有成果就会得到褒奖。公司有40%的低学历或非专业人才与科班出身的人并肩工作。
记者看到,公司车间里,设有创新改善专栏。公司每年有上百万元专项资金,奖励创新。每月,《豪迈快报》上也会公布技术革新、合理化建议奖金获得者。
高密版的“中国合伙人”
现在,豪迈每年由员工完成的各类创新项目和建议上千项,全员创新成为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,优秀员工也脱颖而出。
集腋成裘,小创新有大成就。目前,豪迈集团先后拥有150多项国家专利,有30多项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,人才队伍非常庞大。
张恭运比较自豪的是,公司现在1万多人,优秀人才不仅培养得出,也留得住。
2000年,公司完成原始积累。那年开始,豪迈作出一个对普通员工很有吸引力的决定:公司每年吸收约5%左右的优秀骨干员工,成为公司的股东。新股东可用1万元购买公司1.5万元的净资产,无形资产不算钱。
新加入股东的股份,是从原始大股东中让出。这样,更多优秀员工由“打工者”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,参与公司的决策,既分享公司的最终经营成果又承担公司可能的经营风险,其归属感和成就感与日俱增。
20年来,豪迈以年均50%以上的增速发展,2014年产值30亿元,净利润7.2亿元;在轮胎模具行业,占领世界15%的市场,GE、西门子、东芝、阿尔斯通、卡特彼勒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是豪迈的深度合作伙伴;豪迈参股的气门芯公司也是世界第一;涉足燃气轮机部件、油气装备、高效节能型换热器后,又迅速成长为行业排头兵……
高速成长,原因何在?张恭运认为,宝塔形的股权结构和长效的股权激励机制,是豪迈的“秘密武器”之一。留住人才,就拥有未来。
(以上来自经信网)